宜昌项目沿街商铺垃圾收运新模式获湖北住建厅认可

近年来,为积极落实宜昌市环卫部门提出的垃圾前端收集工作相关要求,启迪数字环卫宜昌项目在西陵区环境卫生管护中心的统筹指导下,以垃圾“取件式”服务、“封闭式”运输,在全市率先推行沿街商铺垃圾上门收运新模式。经过3年多来的探索,已经完成作业范围内共14条道路收运模式改造,以科学的实践,优质的服务,获得湖北省住建厅认可,服务模式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开展推广和示范。




模式优

一路一策 科学收运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加强垃圾源头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宜昌项目联合西陵区环境卫生管护中心,率先在区域内推行沿街商铺垃圾定时定点收运模式,一方面,着力破解沿街垃圾桶满溢,二次污染等难题,另一方面,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资源化利用打好了基础。
近期,宜昌市绿萝路完成收运模式转轨,标志着宜昌项目作业范围内所有街道的“撤桶入院”工作已全部完成。而在3年前,作为宜昌项目第一条正式施行沿街上门收运模式的道路,康路打响了改革第一战。为了确保收集率100%,项目环卫工人通过微信群将各个收运路线的到达时间提前发布,提前通知的同时,前期还设立专人车边督导,随车进行提醒,督导商家按时投放。由于前期工作做得细致,垃圾收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商家的配合度和参与度都很高,营造出了垃圾收运工作的良好氛围。
图片
近期完成整改

绿萝路作业初期面貌

图片
绿萝路完成整改,居民垃圾投放意识得到根本转变
黄河路因居民长久以来不合理的垃圾堆放习惯,形成环境积弊,管控难度大,居民投放意识积重难返,严重影响了生活环境。宜昌项目一方面通过耐心地劝导和知识普及,帮助居民认识到垃圾合理归置的意义,从源头让居民意识到垃圾乱堆放的危害,逐步转变垃圾投放意识;另一方面,加大对原垃圾堆放点的冲刷力度,彻底改变堆放点面貌。如今的黄河路,路净屋明,路边随意堆放的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
图片
2020年黄河路口堆满垃圾

图片
2023年黄河路口路净屋明
宜昌CBD地段,垃圾投放量巨大,普通收运模式很难消化日常垃圾。因此,结合地段空间有限,且点位相对集中等特点,宜昌项目采取了定时定点收运的模式。每天下午和晚上,垃圾收运车分别在规定点位停留规定的时间,项目环卫工人收集点位积存垃圾,引导周边商户集中投放。垃圾直接上车避免油污漏撒,从而避免大量积压。
图片
CBD投放点整改前,垃圾量巨大

图片
CBD投放点整改后,环境面貌得到根本改善
通过上门宣教,广泛征求商户意见,调研商铺经营习惯,宜昌项目施行“一路一策”,根据路段情况合理评估、规划收运模式,收集效果得到了严格保障。
图片宜昌项目沿街商铺入户宣传调研



服务优

日产日清 车走地净



张师傅是最早从事西陵区沿街商户垃圾上门收运工作的环卫工人之一,在所负责的道路内,他对每一家商户的收运情况都能如数家珍。
图片
环卫工人张师傅(右一)
“有时候到了上门时间,有些商户还在休息,我就和他们提前约定好把垃圾桶放到指定位置,我们再把垃圾运到车上。就想着尽量能给商户带来便利嘛!”
图片
张师傅协助商户倾倒垃圾
通过持续真诚地交流与沟通,立足商户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将服务做实做细,项目与商户的联系愈加紧密,带动日常街区精细化管理提升,多方关系更加和谐,垃圾收运新模式和整治环境卫生的支持率不断升高。

图片
多方互相理解,关系更加和谐
“之前垃圾桶就在门口,周边商户,行人倒垃圾经常弄得地面很湿,一塌糊涂的,现在这样污水没了,臭味没了,地面干净了,苍蝇也少了。”
“原本投放垃圾需要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在门口就直接投放,非常方便,师傅的服务也好,让我们非常省心!”
对于这种收集方式,商铺都表示非常支持。
图片
上门收运工作支持率不断提高,商户形成定时投放习惯
每日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地净,通过垃圾上门收运新模式,西陵区沿街商铺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管理优

动态优化 精细管理



宜昌项目致力于打造城市环境精品,作业的云集路“城市客厅”,成为宜昌市对外的“城市窗口”。未来,启迪数字环卫宜昌项目也将不断加强环境管理,动态优化方案,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沿街商铺的垃圾收运实效,真正把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好做实。

图片
宜昌项目全力打造云集路“城市客厅”



搜索